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二孩”时代来了,你的选择是什么?

湖州日报  2016-01-05 09:37

[摘要] 据了解,自实行“单独两孩”政策以来(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已累计受理“单独两孩”再生育申请5882例,审批5613人,出生3515人,并未迎来预期的生育潮。那么,眼下“全面二孩”的政策鼓励,能否形成效应,促使“70后” 、“80后”夫妇们,把心动化为行动呢?

今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已经执行了3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结,“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伴随政策的松绑,有人欢喜有人纠结,经济账、精力账、情感账,成为不少家庭现实的考量,生或者不生,还真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据了解,自实行“单独两孩”政策以来(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已累计受理“单独两孩”再生育申请5882例,审批5613人,出生3515人,并未迎来预期的生育潮。那么,眼下“全面二孩”的政策鼓励,能否形成效应,促使“70后”、“80后”夫妇们,把心动化为行动呢?

生与不生艰难抉择

“逃不过‘二孩’的心痒,这两年总想着给家里‘添丁’,现在政策放开了,我得赶紧搭‘末班车’。”在湖城一家机关单位就职的杨女士今年36岁了,她的丈夫在事业单位上班。“我们两个都是‘70后’非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有很深的感情,也一直想给10岁的儿子添个弟弟或妹妹。”杨女士觉得,有两个孩子的话,他们可以彼此照应,也会更懂得与人相处。

经济上问题不大,双方父母也都打包票声称会搭把手,让杨女士有些发怵的是处在尴尬的年龄,不知道以现在的身体状况怀孕机会有多少?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医院咨询医生,看到孕前检查中有不少像她一样高龄备战“二孩”的人,她们多为年纪在36岁至45岁之间的“70后”,由于已错过了佳生育年龄,想要“二孩”的心情更为迫切。杨女士告诉记者,近她加了一个名为“‘70后’‘备孕二孩’群”的QQ群,有了群友在希冀与焦灼并存的“求子”之路上相互鼓励,她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孤单。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如惊雷般炸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等不起的“‘70后’非独”,是政策的热烈响应者,而“80后”尤其是“85后”,则对“二孩”并不是很“感冒”。

“一接到我婆婆的电话,心里就不安,‘二孩’、‘备孕’,犹如《大话西游》里唐僧给悟空念的紧箍咒,盘旋不停。”29岁的湖城白领董女士工作稳定,和丈夫的月收入加起来近1万元,但对扑面而来的“二孩”浪潮,她并不想轻易投身其中。

“女儿两岁半,奶粉、尿不湿、衣服等,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至少2万元,我和老公一年也就挣个10余万元,而且还有车贷、房贷要还,这个时候再添个孩子将积攒下的钱消耗殆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董女士坦言她挺喜欢孩子的,只是再生一个实在力不从心。

“湖州的育儿成本虽不如北、上、广那么高,但生出来就得对孩子负责,如果不能保证给予其好的成长条件,倒不如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除了经济压力,职场的竞争也让董女士对“二孩”“望而却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公司打拼了5年, 30多岁的年纪正是职场女性的事业关键期,如果这时候去生“二孩”了,职场竞争力就会下降,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政策的破冰,年龄越小的女性表现得越不积极。“‘二孩’政策放开的消息刚出来那会儿,微信圈刷爆了,家里的老人也经常有意无意地问起3岁的儿子想要弟弟还是妹妹,不断地发送着‘催生’信息,可是我还想再等等。”在28岁的邵女士看来,再生一个孩子必须先换三居室的大房子,还得有足够的钱请保姆,“二孩”对普通人家来说可是奢侈品呢。邵女士向记者透露,她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其实早两年就已经符合生育“二孩”的政策,但真正敢于行动的人寥寥,一来经济账、精力账、感情账,算得人心焦;二来年纪尚轻还有选择余地,观望情绪较浓。

隔代抚养无奈之举

“‘70后’有经济能力可以生了,但身体受不了;‘80后’身体还可以,但经济压力大;‘90后’条件好,不想生;‘00后’还不到生育年龄;‘10后’还在幼儿园。要保持人口年轻活力,很难呀!”近,网上这段对“二孩”政策的评论,流传甚广,看似调侃的语句,却一下子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

作为生育“二孩”的主力军,是什么在决定着“70后”和“80后”的取舍?记者在10对受访夫妇中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生不生“二孩”,除了前面提到的金钱、事业等因素外,和家里有无老人可分担育儿压力也大有关系。

“生个‘小二子’,是为了老人开心,是为了给女儿添个伴,也是为了我们以后的老年生活更热闹些。”在湖城一家外企任职的郑先生说,考虑到孩子没人带的问题,他之前和妻子走了好几家中介公司探听保姆的行情,当得知现在请个保姆要3000元左右时,不由吓了一跳:这都占了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不要过日子呀。就在郑先生夫妇正欲打消生“二孩”的念头之际,丈母娘主动表态愿意重新“上岗”全身心照看“二孩”。

“实际上妈妈才刚‘下岗’一年,大宝上幼儿园之前也是她帮忙带的。”郑先生说,年轻人普遍忙于工作、压力大,而保姆薪资高,且难以请到放心的保姆,不得不把照顾小孩的“算盘”打到了父母身上。如果没有老人的支持,别说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也难养。

和郑先生一样,将孩子交由祖辈照看的现象在湖城并不鲜见,造成不少老人退而不休。“每天早晨6时许孩子就醒了,得喂奶换尿不湿,之后带孙儿下楼走走,回来后喂饭哄睡。在孙儿睡觉的时间里,赶紧把洗衣、打扫之类的家务做完,孙儿醒来后得继续陪着他玩……”65岁的李奶奶形容前几年带孙儿的日子就像上了弦的闹钟,一都不敢松懈,可就是这样,她还是盼着媳妇能生“二孩”,“有儿有女是好的,现在苦点,好日子在后面呢。”

尽管相当部分老人愿意带“二孩”,还乐意倒贴小孩的开支,但对于隔代抚养,一些年轻的父母仍在纠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溺爱、追着喂饭、过度保护等已成为隔代抚养的通病。

“老人带的孩子通常比较任性,动手能力也要差点。”采访中,一位打算追生“二孩”的家长告诉记者,如果可以,她也不希望老人的晚年幸福被“儿孙幸福”紧紧套牢,谁不想多点时间陪宝宝,但现实条件并不允许,隔代抚养实属无奈之举。

配套措施千呼万唤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我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55.71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量的21.23%,老龄化程度列全省第三。“全面二孩”对于我市调整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无需多言。“要不要生‘二孩’”?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判断题。除了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人们对于就托、就学、就医、产假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和顾虑。

“生大宝的时候医院产科病房人满为患,不得不住在走廊里,如果生‘二孩’,希望产检简单一点,排队少一点;要是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有超长产假以及允许父母双方都休产假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生‘二孩’会更有动力;希望公共场所增设哺婴室,为女性减少后顾之忧……”采访中,针对一些想要生育“二孩”的家庭会面临各种现实问题,市民纷纷表示需要政府及时做好迎接“全面二孩”的公共服务准备。比如对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适当进行扩容,加强妇女就业、生育保险、托儿托管、教育升学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孩子的生活环境,帮助能生、可生的夫妇打消顾虑,走出生育意愿低迷之谷。

在2015年“十大经济热词”中,“全面二孩”位居榜首。目前,湖城月嫂、母婴用品市场、游乐园、房地产等行业已经摩拳擦掌,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二胎放开、三房太挤、四房刚需,大室所趋’、‘二孩来了,您家的房子够大吗?’……”市民庄先生告诉记者,借着“二孩”的利好,湖城大多数房企立即就做出反应,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房子,而作为备战“二孩”家庭中的一员,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有市场一样的敏锐,为能生、敢生的家庭,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支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湖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