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太湖溇港享誉 湖州治水再写新篇

湖州日报  2016-11-09 16:06

[摘要] 昨天,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二届 灌溉论坛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国际灌排委员会公布了第三批 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湖州太湖溇港与陕西关中郑国渠、江西槎滩陂一并入选,这标志着太湖溇港成功入选 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昨天,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二届 灌溉论坛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国际灌排委员会公布了第三批 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湖州太湖溇港与陕西关中郑国渠、江西槎滩陂一并入选,这标志着太湖溇港成功入选 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太湖溇港申遗成功,对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水共治”、弘扬传承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太湖溇港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新契机,更为推动南太湖滨湖一体化和滨湖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太湖溇港水利系统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具有排涝、灌溉、通航等综合效益,在 农田灌溉与排水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太湖流域中,湖州的溇港体系发端早,保存为完整,主要由太湖防体系、溇港漾塘体系、溇港圩田体系和古桥、古庙、祭祀活动等其它遗产体系四部分组成。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五水共治”的重要部署,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太湖治理水利建设,并以申遗为契机,做好溇港保护、规划、修复、建设、利用文章,使这一千年水利遗产焕发青春。

溇港见证湖州治水史

“戗金宋宋张,跳过三只浜……”这首关于太湖的七十二港三十六溇的顺口溜,还留存在许多居住在太湖南岸老人的记忆中。太湖溇港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它由太湖大、纵溇横塘体系、圩田系统以及附属遗产(涵闸、斗门、古桥、驳岸、埠头、溇堤等)组成,北起父子岭,东南至胡溇。尤其是环太湖大堤号称“天下 弧”,是一个半径为29.6公里、沿着太湖长为68.93公里的平滑大圆弧。

太湖溇港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的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目前,太湖溇港主要分布在沿湖的浙江湖州、嘉兴,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区,是本土先民用智慧创造的,适应太湖南岸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特点和水土资源条件的特色水利工程体系,精巧的工程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堪与四川都江、陕西郑国渠媲美,是“人水和谐共处”的杰出工程典范。

太湖溇港见证了太湖流域的治水史,也见证了太湖流域人文与自然演变的进程。正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了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享誉 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太湖的溇港逐渐减少。但在我市,沿太湖一条条完整的的古溇港、吴兴义皋村的古溇古桥古屋及圩田系统、大钱村的古街古桥古树古牌坊、长兴小沉渎的太湖古、诸溇口门 的古闸等都是现存较为完好的历史遗存,也是溇港文化的典型载体和展现。作为太湖溇港圩田系统萌生发展早、存续时间长、至今 完整留存的地区,这里依托溇港圩田系统及其衍生的桑基鱼塘、运河水运系统,不仅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和运输贸易,更滋养了我市独特的城乡聚落体系。

申遗让溇港走向

太湖溇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遗产和财富。几十年来,湖州历届市委、 一直十分珍视这笔财富,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修复,让溇港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来到湖州,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教授 惊喜,她说:“太湖溇港以湖州具代表性!这不仅是湖州的溇港历史悠久,工程具有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见证价值的溇塘、古桥、村落、涵闸,在环太湖一线保留多,这是申遗的优条件。”

多年来湖州水利 学者一直致力于溇港价值的挖掘和考证。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鼎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水利 ,长期致力于“溇港”与“塘浦(溇港)圩田系统”“溇港”与“湖州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等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是编写的《湖州入湖溇港和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的研究》,系统阐述了溇港与圩田的发展史,在产生强烈反响,各地学者 纷纷实地考察、参观。正是有这些研究基础,溇港有了申报 灌溉工程的独特 。

为了进一步加强太湖溇港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地支撑南太湖滨湖一体化发展, 2014年开始,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市委、 以敏锐的眼光,迅速启动太湖溇港申报 灌溉工程遗产,决心让太湖溇港走向 。 成立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以市水利局为骨干的部门单位全力开展溇港保护工作,争取一次性创建成功。两年来,我市全力以赴、紧锣密鼓、有序有

力地推进各项申遗工作:

——编制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

规划》,为太湖溇港保护、利用、申遗指明方向,这个做法开创了先河。对此,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前主席、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长高占义说:“湖州太湖溇港是目前 个保护与利用规划先行的申报点,体现了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的精髓,这是遗产能保护并延续使用下去的强支撑,有期成为保护与利用水利遗产的典范。”

——迅速对溇港保护范围开展集中整治修复。在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加快古建筑修复,系统整治纵溇横塘,建设溇港文化展示馆,完善圩田灌排体系,形成了“溇港圩田综合展示区”;在长兴县小沉渎村,强化环境整治,完善标识标牌,形成了“溇港古展示区”;在环太湖滨湖带,整治入湖口门和溇港,恢复古闸启闭功能,统一溇港编号标识,形成了“溇港灌溉工程展示带”。“两区一带”建设,充分展示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原貌、价值和魅力,得到了 、游客、市民的关注和称赞。

——申遗启动以来,各类新闻媒体全面集中宣传太湖溇港,为申报 灌溉遗产营造浓厚氛围。 是 电视台摄制的高清纪录片《溇港》一经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溇港的 度、影响力大大提高。

通过积极努力,今年5月25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对太湖溇港开展现场考评,考评组 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一致通过考评。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陈菁教授参观后极为动容:“看了现场, 地震撼与感动。溇港与太湖,与湖州人民相生相伴了两千多年,孕育了 的以水利工程为主体,以灌溉排水为核心功能的溇港文化,体现了灌溉工程遗产的核心价值。 对溇港的保护利用十分到位,并通过申遗正在探索和实践科学保护与利用的道路。”后经国家灌排委审核,太湖溇港成为了中国推荐的三个项目之一,并在泰国清迈通过国际灌排委员会评定,荣获 灌溉工程遗产“金名片”。

溇港保护开启新篇章

随着太湖溇港申遗成功,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进入了新阶段。在上世纪 轮太湖流域治理基础上,我市加快项目前期启动并加快推进了第二轮太湖流域治理,即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骨干工程建设,当前治理成效显著。四大项目总 115亿元,至上月底,共累计完成 93.6亿元,占总 的81%,太嘉河工程、环湖河道整治工程在今年底基本完成,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和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明年主汛前基本完成,入太湖的小梅港、罗溇、幻溇等一批骨干溇港得以系统治理。

针对苕溪治理、溇港治理和环湖大治理三大短板问题,市水利局全面启动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后续、太嘉河及杭嘉湖环湖河道整治后续、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等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系统治理环湖大堤剩余段,长兜港、横山港、北横塘、南横塘等一批纵溇横塘体系。同时,按照《吴兴区南北横塘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加快吴兴区境内南北横塘流域前期工作,做到治理一片成一片,按照水岸同治要求,将溇港文化、绿廊建设、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等措施融入其中。

今后一个时期,按照把太湖溇港区域打造成保护利用水利遗产典范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太湖溇港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重点抓好规划编制、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交通畅通、整洁田园、水系畅通、园区推进、项目招引等一批工程和项目,将太湖溇港文化景观打造成湖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 遗产项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目前拥有110个成员国。该遗产是以水利为主题,每年评选一次,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 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灌溉工程遗产是一项 水利专业类文化遗产项目,它与 历史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同属于 六大遗产,旨在保护、传承可持续灌溉科技和灌溉文化,实现灌溉工程遗产的永续利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湖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