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湖州市交通建设“十三五”成就回眸

房天下  作者:xf.huzhou  2021-01-30 15:43

[摘要] 接轨上海,融入杭州,环湖协同,辐射内陆。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如今,一个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初具规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交通,正不断为湖州加快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奋勇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排头兵添彩,为湖州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赋能。

五年,弹指一挥,却足以改变一座城市的面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美丽航道、农村公路不断延伸,百姓出行更加绿色智能。

五年,白驹过隙,却足以涵养一座城市的精神——逢山开路争先锋,遇水架桥走前列,湖州在“交通强市”“枢纽门户城市”等战略布局下务实笃行,收获信心。

接轨上海,融入杭州,环湖协同,辐射内陆。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如今,一个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初具规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交通,正不断为湖州加快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奋勇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排头兵添彩,为湖州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赋能。

“两个交通圈”提前实现

2015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提出“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的指示要求;2016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寄予湖州“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殷切希望。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根本上实现从“节点型”城市到“枢纽门户型”城市的华丽转身,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搭建转化纽带,2018年7月23日,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努力打造枢纽门户之城。

湖州市交通建设“十三五”成就回眸

天开宏图,矢志不移。建设“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枢纽,大上海都市圈西翼门户”,成了从市委市政府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市交通人的共同发力点。

奋力实干,喜讯连连。五年来,沪苏湖高铁、湖杭高铁、湖杭高速、苏台高速一期、申嘉湖高速孝源至唐舍段、浙北高等级集装箱通道建设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商合杭高铁、申嘉湖高速鹿山至孝源段、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等相继通车,杭宁高速改扩建、京杭运河整治等工程顺利完工。

“五年百项千亿”大会战喜报频传,“枢纽门户城市”建设初战告捷。目前,我市“十字”高铁骨架雏形显现,“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全面形成,“七干七支”航道网快速提升,构架起了一个横跨东西、纵联南北的庞大交通网络。

“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69.6亿元,是“十二五”的2.5倍。同比“十二五”末,全市铁路总里程增加51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增加129.3公里,高等级航道达351公里,占比提升三个百分点,特别是通用机场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提前18个月,湖州实现与周边主要城市“1交通圈”和市域“半交通圈”。

安全便捷的交通,让湖州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不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还汇聚了木材加工、金属管道与不锈钢、新型建材等百亿交通产业群,带来了龙之梦、唯品会华东运营总部、吉利新能源汽车、爱康科技高效太阳能电池、中德智能制造联盟集成电气产业基地等大批高端项目的落户

湖州这颗镶嵌在太湖南岸的明珠愈发熠熠生辉,湖州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了自己与世界这么近!

“四好农村路”全域示范

乡村振兴延伸到哪里,路就铺到哪里。

湖州是交通运输部批准的“美丽公路”先行先试地区,美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早在2013年,在率先启动了美丽乡村路建设;2017年,发布了地市级《美丽公路建设规范》,为美丽公路建设提供了标准;2018年,又出台了美丽公路建设规划——《湖州市美丽公路总体规划》。

从过去“要致富、先修路”的单纯交通需求,到后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美好生活新追求,湖州市交通运输部门没有停下农村公路建设助推美丽乡村的步伐。2018年7月,《湖州市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出台,湖州市全力实施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各地迅速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

湖州市交通建设“十三五”成就回眸

农村公路串起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坚强基石。行驶在湖州的美丽乡村,青山如黛、水漾金波,仿佛一个大景区。南浔区的石淙花海等项目的设计打造,把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景成线,串珠成韵”,让西塞白鹭、桃花流水、桑基鱼塘、渔歌唱晚等实现了美丽蝶变;德清县洛武线、下仁公路、三莫线等多条农村公路的建成,促进了新型木材、高新科技、绿色智造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公路沿线相继打造形成了钢琴小镇、地信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在安吉县,农村公路精品观光带推动了乡村休闲游和白茶产业的振兴,曾经一穷二白的鲁家村更是盘活了万亩丘陵资源;长兴县建成各类电商服务站点550个,大力培育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新兴业态,打通了物流高效配送“最后一公里”。

用心耕耘,成果颇丰。湖州顺利承办“四好农村路”管理现场会,提前一年完成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区)全覆盖,其中安吉、长兴获评示范县。去年,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湖州市、安吉县成功入选试点名单,这也是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地区。湖州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截至2020年12月底,湖州市累计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990公里。眼下,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宛如美丽乡村中一条条律动的脉搏,从城镇到乡村、从主干公路到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串珠成线,让湖州人畅快出行的同时,也给一座座村庄带去了人气、财气。如今,广大农村居民迎来“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就能上客车”的好日子,老百姓的出行体验更加快捷舒适,“四好农村路”效应活力四射。

内河水运转型引领

2016年,《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湖州港首次纳入浙江省海港集疏运网络体系;10月底,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湖州创建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同时湖州也被纳入了《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水运转型,先行示范。2017年3月,湖州出台实施《湖州市创建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示范区创建促进“五个转型”、建立“六大体系”、实施“八大任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编制实施《湖州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力构建“一芯、两带、多组团”的临港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

从“运石子”变成“运箱子”,湖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依托长湖申线等水上运输主通道,先后建成运行了安吉上港、德清多功能港区等专业集装箱码头,推进水运供给从数量增长到品质提升,推动内河水运高质量绿色发展。2017年,湖州重回亿吨大港行列。

湖州市交通建设“十三五”成就回眸

通江达海的航道,为湖州临港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以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为核心,以长湖申线、京杭运河临港产业发展为活力带,形成物流、产业、港口配套服务等紧密融合的五大港区,加快水运经济向港产城融合协调发展。长75.1公里的长湖申线湖州段串起了南浔木地板、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型建材3个百亿临港产业集群。在京杭运河临港产业带上,物流园区发展正风生水起。投资27亿元的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区,目前已有8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和6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

改革永不止步。继2017年创新推出船舶证书“多证联办”改革举措后,湖州又在2018年率先推出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去年,湖州又实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内河船舶证书信息簿等证照纳入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首批互认的电子证照,让湖州船舶从太湖之滨迈向了长三角。

“十三五”期间,湖州港连续3年保持亿吨大港地位,单船平均吨位全省,内河集装箱全省率先突破50万标箱,开通公铁和海铁集装箱联运班列,无车承运人、无人机配送等模式全省领先。在率先探索标准化建设,内河船舶污水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建成具有湖州特色、层级清晰、协调配合的内河水运转型发展标准体系。

“公交都市”创建惠及民生

繁华的湖城红旗路16187元/平方米[吴兴]红旗路0套在售上,每隔500米设有一个公交电子站牌,上面清晰地标示着各条公交车线路走向。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在穿梭的车流中十分醒目,公交车司机身着干净的工作制服认真驾驶车辆,乘客们有序乘车,从容闲适。

公共交通就像城市的血脉经络,连接着千家万户。2017年,湖州被列为“十三五”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湖州市交通建设“十三五”成就回眸

为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2018年开始,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实现“公交三个全覆盖”的构想。“公交三个全覆盖”是指全市所有城市、农村公交车辆百分百纯电动化,城市、农村公交统一2元一票制,所有城市、农村公交全部实现手机移动支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2月,随着安吉县纯电动公交车辆陆续更新完毕,湖州正式实现全域公交“三个全覆盖”,成为国内率先完成这项工作的城市。“三个全覆盖”交出了绿色账单。据统计,公交日均客流35.2万人,年均减少碳排放6万吨,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910平方公里,节约燃料成本2250万元。

湖州公交清晰而有力的脉动,载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实现绿色公交车辆占比、公共汽车进场率两个百分百,和中心城区“一”公交圈,推出交通“一卡通”,实现与275个城市互联互通,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和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持续上升。

同时,湖州通过落实顶层设计、加强设施建设、推动企业联合、开发平台监管等多种方式,在首创“三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规范化融合监管模式,推进“三车”良性发展。目前,我市共享单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已经实现质的飞跃。共享单车规范停放率(停在电子围栏内)达到95%,在省内乃至处于领先水平,为解决共享单车的城市问题提供湖州方案。

枢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2020年,全市水路集装箱吞吐量逆势上扬,水路集装箱完成55.7万标箱,同比增长5.7%,为全市的货运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近年来,湖州物流发展一路飘红,长兴入选省物流示范县,德清临杭、长兴综合物流园入选省物流园区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安吉上港、湖州鑫达入选省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试点,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入选省示范物流园区,未来发展,无限可期。

依托港口物流枢纽,临港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我市坚持以港兴产、港城融合,优化临港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临港产业重大建设项目111个、投资1145亿元,探索形成集约化港区、临港物流园区、临港各类产业园区三位一体集聚发展模式,六大临港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国家3A级港航物流龙头企业10家以上,水上旅游客运量超百万,内河水运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0%,临港制造业、物流业和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兴增长极。

宏图再展砥砺前行

“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个五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关键阶段。我市将继续抢抓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全省“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推进“枢纽门户城市”和“轨道上的湖州”建设,为湖州“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建设添彩,为加快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滨湖花园5624元/平方米[长兴]滨湖花园0套在售城市赋能。

“十四五”期间,湖州计划完成投资1500亿元,着力打造形成“369交通圈”,即:30通达上海,60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90通达长三角所有地市。

到2025年,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更趋完善,全市铁路网密度达到849公里/万平方公里,位居长三角地区前列,基本建成“轨道上的湖州”。公路总里程达到9000公里,航道总里程达到118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铁,镇镇通高速,每个区县通三条以上高速公路

重点实施“十大百亿”工程

2项高速铁路项目:建成沪苏湖铁路和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总投资151亿元,全面形成“十”字高铁主骨架;建设盐泰锡宜至湖州,总投资100亿元,提升南北向通道能力。

3项轨道交通项目:建成杭州至德清城际铁路,总投资196亿元,全面融入杭州湾经济区;建成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湖州段,总投资208亿元,快速对接苏锡常都市圈;建设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总投资204亿元,串联南太湖城市带,支撑“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湖州市交通建设“十三五”成就回眸

2项高速公路项目:建成湖杭高速,总投资170亿元,打通湖州中心城市绕城高速“最后一廊”;开工建设合温高速湖州段,总投资180亿元,构建安吉至杭州的第二高速通道,并辐射带动长三角腹地。

2项普通干线公路项目:实施318国道吴兴段、104国道湖州段等5项国道改建工程,总投资112亿元,进一步完善路网、提升等级;实施S302南浔段、S213湖州段等16项省道工程,总投资222亿元,承担城镇间快速交通联系。

1项水运工程项目:全面建成长湖申线航道西延、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东宗线三级航道整治、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作业区码头等项目,加快建设杭湖锡线三级航道整治等项目,总投资127亿元,提升骨干航道通航能力,打造集约高效现代化内河港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湖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