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层住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例如:
1.在过去的两年中,部分购房者对于高层住宅的安全问题一直心存忧虑,因为我国的云梯高度普遍不足18层,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逃生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当然,我们并非没有更高的云梯可供选择,但是由于其造价过高,一般使用的云梯最高可达约18层。
2.在未来,高层住宅所面临的机械设备老化后的维修和更换问题,将导致维修基金的逐渐枯竭,从而迫使业主不得不自行承担维修和更换的费用。然而,随着楼层的升高,维修的难度和费用也随之增加,每个家庭的条件都不同,如果无法达成共识,那么维修就会变得更加棘手。
3、高层住宅公摊问题,二、三十层高楼中,若公摊仅25%已算是非常良心,有些人30%以上,狠一点,甚至近40%,公摊面积每平方米需业主买单,若建筑面积100平,总价100万,得房率仅70平,等于每平方米公摊面积一万一平方,公摊30%,相当于多花费30万元。

再算上公摊面积,物业费,个税,取暖等,30平公摊没了,但带来了和产权年限一样的数十年缴款,这些都是你没住,但却不得不缴纳。在考虑到这些因素后,人们意识到高层住宅的氛围突然变得黯淡无光。高层住宅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住宅。
除此之外,住建部颁布的“限高令”规定,建筑高度不得超过500米,如有必要,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对于建筑高度超过250米的情况,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必须严格空置超高层建筑,而县城则应以多层住宅为主。此外,住建部在之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县城住宅应以6层为主,新建住宅比例不得低于75%。可见,目前我国对城市发展来说,高层住宅已经是一种趋势了。这些迹象表明,未来高层住宅的升值潜力将受到限制,同时受众群体的规模也将不断缩小。
实际上,近年来楼市的趋势表明,即使没有上述两份通知文件,许多人仍然认为未来的高层住宅将面临贬值的风险,这是因为市场上存在大量类似的房产,而且大多数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开发商都在拼命地推盘,希望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但是现在房价还是比较高,所以就有很多人担心自己的钱不够花了。在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产品的安全性、维护成本以及未来的维修难度等问题感到担忧,因此价格自然会有所降低。

当然,随着住宅新标准的出台,并非所有住宅都会沦为“冷宫”,仍有两类房产备受青睐,随之而来的是这两类人的财富增长:
1.那些购置电梯洋房的人群
所谓电梯洋房,指的是面积较大的多层住宅,其内部设有电梯,为居住者提供便利。它通常是以较高的层高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倾向于选择那些公摊面积较小、得房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居住舒适度较高等多种优点的改善型住宅,这些住宅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买家的青睐,而且随着需求群体的增加,房屋价值也会随之增值,居民的财富也会随之增加。
2.多层住宅的业主曾参与旧改项目
在进行旧改的过程中,除了进行电梯加装、车位增设、老旧管道设备更换、外立面粉刷等绿化改善措施外,地段配套的加持也将为这类住宅带来增值机会,从而提升居民的财富水平。